|
奥运站 > 中国军团 > 中国击剑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> 击剑 > 正文
昨晚,高邮籍花剑选手朱俊在男子花剑比赛中最终取得第四名的成绩。在他的家乡,大家对他的表现非常关注。朱俊的母校城北实验小学组织众多师生观看;而在他位于高邮城北骡马巷的家中,亲友和邻居也是济济一堂。大家尽管非常期待朱俊取得好成绩,但对于他已经尽力的表现仍表示认可。朱俊78岁的爷爷朱遐友委托孙女给朱俊发短信:“我们全家支持你,一切从头再来!”71岁的奶奶陈凤英不时招呼、安慰着大家:“没关系的,孩子已经尽力了,全是世界顶尖选手,再说,他还小,才23岁,以后机会还很多!”
多少孩子的苦让他一人吃了
城北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陆万福是朱俊最早的“伯乐”,陆老师告诉记者,小朱俊几岁时就练习田径,年仅11岁的他就离开家人来到扬州。“记不清流了多少汗,在我教的学生中,他不一定是最聪明的,但肯定是最能吃苦的!”陆老师介绍,1995年,朱俊随教练来到广东番禺,专门学习花剑。当时男花一个组20多个人中,朱俊并不出色,但是凭借“拼命三郎”般的毅力,很快就脱颖而出。从1995年到1998年,朱俊每天“雷打不动”地进行4个小时的专项和体能训练。
“朱俊这个孩子不怎么爱说话,在我们大家庭的孩子中,是最能吃苦的,可以说十几个孩子的苦,让他一个人吃了。”朱遐友告诉记者,孙子性格内向,从来不会抱怨训练辛苦,甚至训练的情况也不跟他们讲。11岁,正是孩子贪玩的年龄,小朱俊一个人来到扬州体校,成为学校最小的学生。那时扬州体校里没有小学部,朱俊每天骑自行车去几里外的一所小学上学。每天中午,当他赶回体校时,食堂已经关门,只好请初中部的学生帮忙事先打好饭菜。
每月至少打两次电话回家
朱遐友说,孙子特别懂事孝顺,有事没事经常给他们打电话,而在训练和比赛的空隙,只要有机会,他都会赶回家。去年老伴过70岁,朱俊特地赶回家,陪奶奶逛街、说话,让邻居们十分羡慕。而在平时,每个月至少打两次电话回家。“出国参加比赛了,临上飞机,打个电话回来,让我们心里有数,不要担心;比赛结束回国了,刚下飞机,又来电话说明情况,报个平安。”朱老告诉记者,孙子交女朋友也要听奶奶的“意见”。去年,得到奶奶“同意”后,孙子和以前的一个队友处上了对象,对象家庭条件不是很好,但为人热情大方,现在一边读大学一边工作,很有上进心。去年朱俊回来时,还专门把对象的照片带给奶奶看。“这孩子特别善良,比赛取得好成绩了,第一个给我们打电话,让我们也跟着高兴;假如成绩不理想,他从来不说,电话里还是乐呵呵的。”
昨天下午5点30分,朱俊的爷爷奶奶来到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,与100多位师生一起观看孙子击剑比赛。现场很多小学生看到朱俊哥哥代表国家参加击剑比赛,说话的声音都压得很低,遇到紧张而又激烈的角逐场面时不忘大喊加油,每次朱俊击败对手,掌声则不停地响起。朱遐友介绍,为一点不“漏看”有孙子参加的比赛,昨天,两人早晨很早就起床,去街上买回馒头,中午准备煮一大锅绿豆粥,就着馒头一直吃到晚上。晚上6点30分,两位老人回家继续观看比赛,记者也随着老人一起来到他们家,在路上,朱俊奶奶一脸心事,嘴里不停地唠叨:“孙子加油呀,要放下包袱!”老两口一到家便打开电视,坐在椅子上观看。朱遐友说,如果孙子拿到铜牌,登上领奖台后,自己将燃放10000响的大鞭炮,以示祝贺!如果拿不到,老人则说,“只要他尽力了,我们不怪他,今年他才23岁,机会多着呢!” 通讯员 刘其定 陆强 本报记者 陈咏